.

ldquo三变rdquo改革进

  “如今,咱穷苦人也能当股东,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加上入股分红的元,挣了元,日子也红火起来,这是原来敢都不敢想的!”家住永寿县常宁镇强华村贫困户王政策激动地说。他的变化,源于镇村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贫困户抱团发展养牛产业,让他发了“牛”财。这只是该县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把推进“三变”改革,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亮明家底,大胆实践,分类实施,稳步推进。截至目前,通过“三变”改革,吸引20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改革,带动村集体入股资金.34万元,农民入股资金万元,撬动社会资金万元;户农民入股变为股东,整合各类资金.57万元。

紧贴县情明思路

  该县紧扣县情,提出了“五指一掌、四轮驱动、三管齐下、两个抓手、一个主题”的“”“三变”改革的总体思路,合力奏响了“三变”改革进行曲。制定出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推行“支部+专业合作社、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经营。

  对已具规模、发展前景看好的专业合作社、协会、企业或公司,村级党组织将财政投入资金、集体自由资金、农民个人资金、社会分散资金,组织起来量化为股金,入股经营主体,村集体和农民按股份获得利益;对村级集体“四荒地”、林地、水库、闲置房屋、建设用地等沉睡资源和闲置资产,村级党组织组织进行集中开发或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按股分红,让“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对占据“气候资源、山水风光、村庄古树、人文历史”等稀奇资源的,村级党组织巧用生态环境,量化入股经营主体,发展集体经济;对以土地经营权等资源入股经营主体后剩余农村劳动力,采取“集体+经营主体+农户”等合作模式,村级党组织组织创办服务型经营组织,向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流转协调、劳务输出等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无优势资源、无固定资产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党组织组织帮扶定点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非公经济组织,整合项目、资金、技术等,凝聚集体经济强大合力。目前,全县创建特色产业村46个,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个,其中村级党组织牵头创办75个,带动周边农户户,其中贫困户户。

政企联手增合力

  该县建立政企党委联合工作机制,推广“党组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拓宽脱贫渠道。

  “现在分红大会正式开始,今天共为56户贫困户分红10万元,请社员上台领取分红。”这是目前在该县甘井镇烟庄村分红大会现场的一幕。

  年,甘井镇党委和西安蓝溪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联合成立了甘蓝联合党委,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贷款,每户入股3-5万元,分三年期限,每年由入股企业每万元按11%-13%的利益进行分红。目前,该镇有户贫困户自愿入股,三年后,预计可使多人抱团发展实现脱贫。

  李俊明是马坊镇师家埝村的一名贫困户,身体残疾,一直未婚,日子过得很拮据。他得知秦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想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药材香根鸢尾,他带头开始试种,头一年4亩地就收入多元。

  在马坊镇党委的指导下,新成立的秦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以片区为单位成立了7个党小组,及时了解辖区贫困户的情况,通过党员作表率,带动大家增效益促脱贫。

  秦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师胜利说:“目前我们开展技术培训40多场次,已有20多户贫困户成为了中药材种植户,今年还为贫困户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多个,仅这一项可为群众增收多万元。”

  该县县委书记苏晓梅说:“在2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农村‘三变’改革,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产业合作社,初步带动户贫困户入股、入社经营。积极发挥党建带动作用,把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人吸纳到党员队伍中,全力推动精准脱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从富口袋向富脑袋转变。”

示范带动强引领

  在工作推进中,各试点村结合资源禀赋,以“三变”改革为统领,努力探索新机制,带好了头,起好了步。

  常宁镇刘家村组建了富涛种养合作社,生猪养殖基地吸纳入股群众42户,其中贫困户33户,群众累计分红2.6万元。芦笋种植吸纳全镇户,其中贫困户户入股发展产业,群众累计分红25万多元。荣泰果业吸纳入股群众88户,其中贫困户26户,群众累计分红41.16万元。

  监军街道办民丰村成立爱农水果专业合作社,吸纳20户贫困户发展晚熟桃、黄桃栽植,每亩桃园纯收入元,20户入社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小文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三户群众投资多万元,建设现代化温氏模式猪舍6栋,猪存栏头。村集体采取“土地+资金”入股的方式,将18亩土地及50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实行保底分红。同时合作社每年吸纳10名贫困群众长期务工,实现群众和集体收入双增长,50户群众每户已获得分红元。

  永平镇杨桥村打造“村两委+合作社+农户”的花椒代种代管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基础设施和3万元入股,占股30%;合作社以技术、作务、管护入股,占股38%;32户群众以土地经营权和元入股,占股32%。合作社用工优先考虑本村群众,且日工资不少于60元。预计三年后群众户增收1万元。依托靖江市对口支援资金,投资双鹿塬农场,带动21户贫困户,每户增收1元。协调天成种养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合作养猪合同,贫困户无息贷款5万元入股,每户每年固定分红元。

  渠子镇卢庄村与鸿昌种养合作社合作改造标准化驴舍8栋,去年入股17户,每户分红元。今年,引进驴种余头,以繁育和育肥为主,又带动北堡和卢庄两村5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店头镇西庄子村设立了村集体股、劳务股、技术股等6种股权形式,全力推进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产业基地园区6座大棚已建设完成,已有16户贫困户和23户村民入股加入合作社。

  该县县长王飞表示,将充分发挥全县自然禀赋,以发展产业带动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促进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全力营造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产业扶贫发展新格局。

“中国永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