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井镇党委立足镇情,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探索建立了甘蓝大党委工作机制,搭建起镇、村、企三位一体脱贫攻坚工作平台,按照党课同讲、党日同过、政策同学、理念同新、设施同用、规划同谋的“六同”工作思路、探索三产融合的永寿实践、三变改革的云集模式。
在甘蓝大党委工作机制指引下,蓝溪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紧扣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产业发展优势,用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采取“镇村结对”的新举措,由重点企业挂钩贫困村,帮助甘井镇各村解决人才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等难题,形成“镇企联姻”的新格局,不断拓展精准脱贫的新路径,大力推进智能扶贫和技能扶贫,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拓宽了如期脱贫的新渠道。
柿子产业链成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新亮点
针对周边柿子品种落后,树龄过大,贮藏保鲜和深加工跟不上,造成“农户柿子挂在树上无人采收”的尴尬局面,该公司专门组建了研发中心,通过对国内外的优良品种进行比较、筛选,繁殖和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促使周边地区柿子品种及栽培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仅通过辐射,就带动周边农户规模种植柿子5万亩以上,年产鲜柿7.5万吨,实现年产值1.5亿元,使农民人均增收元以上,被群众誉为一种多收的“铁杆庄稼”,成功地趟出一条“优化区域环境、发展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该公司倾力打造柿子酒产业链,柿子面积已达万亩,为园区打造示范带动、柿果深加工提供了坚实的原料支撑。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永寿县甘井镇为中心,东、南、北呈树叶状分布的产业区域,柿子现代农业园区南北全长6.2公里,规划园区1.3万亩,核心区亩。年园区收购柿子吨,收购价为每斤0.8元;今年计划收购吨,收购价提高到1元钱;从前年一斤0.3元钱到现在的一块钱,这吨柿子对农户来说,可是一笔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同时积极吸纳多名附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近就业。
特色养殖成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新途径
该公司按照“建办一批规模养殖大场、专业养殖小区、优势产业片带”的发展思路,立足土地面积广、草料资源丰富优势,鼓励大学生和返乡青年回家创业,发展特色养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养殖方面,以群众入股的方式,组织个贫困户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公司先行投资万元,建立15栋大棚和1㎡羊舍,每年按比例分红,三年后一次性返还成本,贫困户既不摊本钱还能盈利;让户贫困群众,每户以1—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入股,而公司以15栋大棚和1㎡羊舍等设施入股,利用原有养鸡场养鸡0多只。同时,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公司负责经营管理,承担一切经营风险,让群众享受按“股”分红。从目前情况看,每股前3年每年分红都在1元以上,3年后一次还本息。同时,公司帮他们建起了种羊繁殖基地,培育萨福克、杜波、布尔山羊与胡羊只,帮助多户困难群众进行扶贫贴息贷款,使他们尽快脱贫。另外,公司还依据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群众参与制作销售旅游商品,使附近村民年旅游品收入达3万元以上。
投身公益事业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力量
在教育扶贫方面,该公司为22名在校贫困大学生每年按0元/人标准给予补助,92名中小学生每年不低于元/人给予补助,解决贫困户因学致贫的问题;在就业扶贫方面,依托旅游产业项目,对无技能但有体力的80名扶贫户从环境卫生、植树等方面安置工作,每月给予0多元工资,对有技能人员的68名扶贫户,每月给予2-元工资,并按比例逐年进行调整,保障扶贫户收入。在移民搬迁方面,投资万元帮助烟庄村三组14户群众整体搬迁,同时,投资万元,帮助烟庄、北庄等4个村完成路灯、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户魏宝良激动说:“打工不仅能挣钱,还能分红,公司还供娃念书,过去我做梦都没想过这么的好事”。
对于扶贫工作,该公司副经理刘云峰庄重地说:“去年就柿子酒一项产业,就获利多万,与扶贫户合作,解决了用工的问题,公司担风险群众挣大钱,群众不愁吃、不愁穿,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事!”
“生态园建设开业以来,仅长期和短期劳动用工,给当地村民发工资就超过了万元。通过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大规模种植柿子树目前已达5万亩以上,使农民人均增收元以上。与此同时,我们还捐资助学、资助贫困学生、帮助群众养鸡、栽种新品种柿子树、硬化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云集生态园常务副总经理李军津津乐道!
西安蓝溪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横向合作,广泛带动贫困户发展,走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基地+电商+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新路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