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全体干部职工扛起硬核担当,坚持“从严组织,从严摸排,从严管控,从严检测,从严防范”等十项硬核措施,以实际行动全力筑牢疫情“防火墙”。
支部统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院党支部高点站位,靠前指挥,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会、专题会、推进会,统筹安排,细化任务,夯实责任,推进疫情防控有力进行。向各分院支部及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倡议书,全体党员模范带头,遵守防控措施;向全院职工发出动员令,共收到请战书一百多份;成立两支核酸检测一线临时党小组,助力院内院外核酸检测工作。各领导分片包抓,扎根一线,强化督导;各部门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全体干部积极加入抗疫一线,硬核担当,形成了全院行动,上下联动、条块结合,联防联控的工作长效机制。
严防死守,把好出入所有关口。增加安保人员30名,10医院大门口筛查,24小时轮流值班,严格执行扫“健康码”“行程码”、测温,把好第一道“关口”,确保不漏一人。所有发热患者全部进入发热门诊按流程筛查。选派20名安保人员负责各病区电梯入口,进行第二次扫“健康码”“行程码”、测温,各病区严格执行“一患一陪护”,谢绝探视,陪护凭陪护证、身份识别后进入病区,把好第二道“关口”;家属区由院工会、财务科监管,单元门严格把控。院内加强巡逻,各关口严防死守,切实将出入口把牢把死,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
全院行动,高效完成核酸检测。专文下发关于成立大规模核酸采样、检测专班的文件。迅速抽调52名护理人员奔赴一线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全院抽调常态化疫情防控66人,应急核酸采样64人,由48人组成4个队伍,院领导带队负责,对永寿县监军街道办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抽调6名核酸采样人员每天外出对各单位、镇办、学校、企业进行集中核酸采样。院内增设2个采样点,增设核酸检测结果查询机,24小时采样“不打烊”,PCR实验室24小时值班,保质保量完成标本检测。12月份院内采样点完成采样2万多份。
划分区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完善三区两通道建设,对院内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业务区和家属区分开;搭建疫苗接种通道,核酸采样区和疫苗接种区分开;设置核酸采样院外通道、院内通道、职工通道,各区域分开管控,缓解群众集中排队时间长,有效规避了交叉感染风险。
昼夜施工,新发热门诊投入使用。按照新发热门诊改扩建计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三区两通道”设置及疫情防控要求,工人加班加点,昼夜施工,感控办现场监督,设置导视及标识;信息科快速布置网络,总务科立即配备办公用品,主管领导现场督战,现已完成搬迁,投入使用。
严肃处理,加大职工管控力度。按照市县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下发文件通知,加大职工管控力度,所有职工每天进行健康监测,重点岗位两天一次核酸检测,其他职工每周两次核酸检测。严禁所有人员非必要不出市,确因急事前往,必需履行报备手续,由主要领导签字批准,对未经院方批准,擅自外出人员,一经发现停薪停班,严肃处理。
安全第一,暂停门诊部分业务。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医院及时暂停体检中心、康复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胃肠镜、支气管镜等部分门诊科室业务,减少非必要医疗需求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县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事无巨细,夯实院感防控措施。成立院感督导组4个,每天对各科室、各部门院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查找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漏洞。感控科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强对医务人员、院内保洁、安保、消杀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护服穿脱以及采样人员核酸采样流程培训,确保全员防护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门诊和病区管理,门诊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病区封闭管理,每天对院内公共区域及各科室进行消杀,保障院感防控全方位、无死角。
未雨绸缪,防控物资筹备充足。物医院防控物资供应情况,根据不同岗位日常防护用量和紧急调配时集中防护物资用量,合理储备防护用品,保障防控工作有力开展。目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储备能满足全院满负荷运行一月以上,储备核酸检测试剂6万份。
强化宣传,凝聚强大抗疫力量。充分利用LED屏、标语条幅、新媒体等媒介,宣传疫情防控政策、防控措施和科普知识,在门诊大楼LED屏滚动播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防控。制作防控工作相关横幅、健康码、行程码、公告、就诊通知等标识展板多条,制作疫情防控相关抖音视频22条,通过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