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
47名中行员工
来自全国各地
齐聚秦城西安
走进一个县城
传递一份爱心
体现一种责任
为了公益中行
变身推广讲师
公
益
中
行
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升全行员工对“公益中行”平台的了解和对公益模式的认同,更好地推广使用“公益中行”平台,增强“公益中行”平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5月17—18日,中国银行党务工作部在陕西省分行培训中心举办年“公益中行”平台推广讲师培训班,来自境内各一级分行、中银保险、中银金融商务、中银三星人寿的47名平台推广讲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宁波青团”小编,来自市分行办公室的钱超怡,作为“公益中行—推广侠”,参加了此次培训。
暮春五月,陕北大地,中国银行在精准扶贫攻坚路上“创新金融产业,实施精准扶贫”,奏响了金融扶贫的时代强音!
为了公益
他们合力奋进,携手推进扶贫工作
4月20日,中国银行在北京举行“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发布仪式,正式推出“互联网+公益”扶贫工作新模式,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自力更生之路,实现脱贫致富。
自年起,中国银行已连续15年在陕西咸阳永寿、长武、旬邑、淳化县(简称“北四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目前,“公益中行”平台在线登记注册了“北四县”贫困人口近13万,购买端面向中行境内全体员工。员工在手机安装平台APP并市民注册后,只需手指轻轻一点,购买贫困群众的农副产品,就能帮助他们增收,做到精准帮扶、长期帮扶。
为了向陕西、向全国更好地推广“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培训安排了总行党务工作部林华明老师介绍公益消费理念和“公益中行”平台推广。林华明从平台的研发背景、平台的特点、平台的创新等方面介绍了运行模式,重点强调了脱贫助理人制度、公益回馈机制等创新金融扶贫方式,通过大爱超市、善源商场、善源公益等模块,为全行员工提供了一个公益的方便途径,让员工们在购买家庭所需物品的同时做了公益,每一笔消费都会对贫困户产生一定的支持。
来自公益善源公司的平台运行经理给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系统说明及操作流程,通过“一对一”实践操作指导使每位学员从平台运营本质上体验创新扶贫式,“公益中行”平台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真正的“惠农”新模式,让农民有钱赚、让农业有市场、让农村有发展。
培训同时安排了公益创新案例分享、演讲技巧等课程,解读公益新思维、探讨公益新形式、分析公益新案例,让学员们对公益金融有了全新的理解,为“公益中行”平台的推广、志愿者队伍组建工作助力。
为了公益
他们走进永寿,多措并举现场教学
走进永寿县,“公益中行,大爱无疆”,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精准扶贫”这四个字,不仅刻在了石壁上,更烙在了人们的心里。
贫困率高达23%的永寿县,大部分地区千沟万壑、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足,大多数贫困户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消除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
在山大人稀的永寿县,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并不是自然资源不足,而是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以及生产资料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在永寿县干部挂职的文洪专副县长告诉我们,他在参与精准扶贫之初,通过进村逐户调查走访,发现贫困家庭“空巢老人”或因病致贫居多,而这部分家庭正是因为农业生产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传统农业”。
面对现状,作为永寿县精准扶贫带头人的文副县长坚持精准施策,向贫困群众要“订单”,根据贫困群众提供的“订单”,制定产业帮扶计划,调整平台经营种类,开发产品销售渠道。老百姓种什么,公益中行就服务什么、就经营什么。
“这都是托了苹果的福,托了中行的福。”好农夫农业的农民们在“公益中行”精准扶贫运营中心的苹果仓库中,语气略带激动和我们分享他们的脱贫之路。如今,永寿苹果已经成为“公益中行”的“网红水果”,知名度和销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许多贫困户都借苹果产业脱了贫,这一切都与中行密不可分。借助“公益中行”运营中心电商、物流、产品检测等多项功能,永寿苹果可以保证高品质、低损耗、高效率配送至全行员工手中,打通了贫困户农副产品直接销往城市的通道,是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精准帮扶和长期帮扶。
同时中行还坚持“授之以渔”的理念,力争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永寿县示范基地,当地农民热情、专业地向我们讲解苹果的培育过程,并现场演示了苹果套袋,避免虫害和农药,确保每一个苹果都是放心食品。通过金融支持、农企合作、信息共享等多种途径,提升农民技能、扩宽农民视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了一个持续运作、自我发展、商业可持续的平台。
永寿县除了苹果之外,核桃、槐花蜜等农副产品也是“公益中行”上的热销产品。正值槐花树花期,为了在短暂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酿造出高品质的槐花蜜,蜂农们正在有条不紊地采蜜。一般纯天然的大面积槐树区,往往在边远山区内,往来出行极为不便,蜂农们要在这里采集花蜜,必须要适应这种状况。在他们的帐篷内,我看到了简单的家具,小木桌、折叠床、工具箱、以及几大桶摇好的槐花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他们笑着对我们说,这是他们“最甜蜜的事业”。
“以往躺永寿县贫困户家里的苹果、蜂蜜、核桃、土鸡蛋等土产品,现在全部成为了抢手货。”文副县长激动地和我们说。自年起,中行对永寿县进行精准扶贫,把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让千沟万壑中“不起眼”的农产品搭上了互联网快车,成为中行员工的“奢侈品”,连通了贫困户农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为了公益
他们变身讲师,推广队伍凝心聚力
此次培训,钱超怡参与其中,感受颇深,让她对“互联网+公益”扶贫工作新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明白了“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战略意义。扶贫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不仅要“真扶贫”,更要做到“扶真贫”。“公益中行”是一个“点对点”致富快捷通道,是一次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完美结合,更是一个多方互惠共赢的致富之路,体现着我们中行“责任重于使命”的大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今后,“公益中行”还将陆续开发“善源公益”、“善源网商”等模块,逐步将这个平台打造成既是“北四县”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中国银行广大员工奉献爱心、开展公益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商业开发农村市场特别是贫困地区市场的重要探索。我们坚信,众人拾材火焰高,宁波市分行将在总分行党委的指导下,继续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7名推广讲师
一个公益队伍
一份相互信任
一份中行深情
一份社会责任
扶贫致富之路
中行勇于担当
我们准备好了
大爱本无疆
善行能天下
宁波中行人
公益中行路
我们在路上
本期文案、编辑:钱超怡
宁波青团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团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