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无拙庄主
西安和咸阳貌合神离的关系,已经是二十余年来老生常谈的痼疾问题,成了各界持续心心念念的心头事。有人疾呼西咸行政合并,有人呼吁三分咸阳而破解困局,皆有拳拳之心。然,或非上上之策。
西安和咸阳,两座陕西省曾经经济规模第一和第二的城市,直线距离相距25公里,从年12月28日两市在西安签订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以来,走了18年,衣服都擦破了,也没擦出个捅破窗户纸的火花。叫人贻笑又遗憾!
传统意义上民间鼓呼的西咸一体化主要考虑的是两地首府范畴的合并。
实际,咸阳辖2区2市9县,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西咸新区.56平方公里被西安托管,亦未包含杨陵区)。截至年底,常住人口.6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1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76万人。其中北五县的永寿、淳化、旬邑、彬州、长武人口.人。
由此我们也可管中一窥,为何张着大嘴鲸吞之势的西安已经把咸阳主城区咬入嘴中,咸阳的资产包五花八门,西安的好胃口只爱一份。某种程度上,也由此有了咸阳拼命挣脱一路向西。
从当年的杨凌切割独立;到李堂堂时期跨过渭河一江两岸发展和千军昌时期北上五陵塬枕山带河扩大;再到.56平方公里被西安托管,且包含了数十年经营的南岸秦都新城和北塬新城以及渭城东段;直到现在的一路向西融合兴平一体化。被掐头去尾大卸四肢的咸阳和西安主城区的未央一样,无悔无奈还要无畏再发展,个中之难委实不易!
但是西安和咸阳真的必须合并吗?咸阳真的需要被三分吗?存在了几千年的名字从此消失吗?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千古秦都、文魁渭城,哪一段文化都难以割舍。
更在于,新时代要的是协同,而非吞并。就像穷人要钱的所有权,而富人只要钱的使用权一样。西安咸阳不应该离心离德,甚至因为西咸新区的存在,蛙蚌相争升级成三国演义。不要动不动就要为我所有,其实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新周期里,城市走向城市群,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味地吞并,协作分工大协同才是共赢的王道。
这个自媒体蓬勃、百家齐争鸣的时代,上言西安咸阳行政合并者不在少数,而寄望西咸合为一体者亦不在少数。有甚者,将济南吞莱芜、合肥吞巢湖、成都吞简阳拿来借鉴加持,参照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别太当真,参照很多时候仅仅只是个参照,甚至只能是人家别人的事,全无参照意义。
旧社会的范式不一定适宜新周期的问题。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和发展方式。
一口吃胖的“强省会战略”,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至少被人为地放大到快速做大的旧层面。如果一个城市快速做大自己的方式只能靠合并,那么壮大一定是粗放的、非集约的、非高质量的。比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被膨大剂催大的猕猴桃、就像被催熟剂催熟的西红柿,多是舍本逐末杀鸡取卵之举,并不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层要求。
尚记得,年年底,国家曾点名一些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但这种不明显并不是职权范围,而是影响力、带动性以及构建影响力和带动性的创新机制。只是,在地方层面却往往容易被助推到加速圈地盘的层面。西部之地,幅员辽阔、地貌复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发展收入差距巨大。行政合并层面的模型和企业并购一样,都想侵吞优质资产,不想负担垃圾资产。作为被吞并者,谁能愿意呢?单方面利好的生意,从来是谈不成或者长不了的。何况是几万平方公里、几百万人口的建制市了。
强省会战略,在陕西更是一个伪命题。陕西为三秦,自北到南纵横千余公里,跨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北为高原沙漠,南为山地河谷,关中一马平川。若跨黄河,可通联山西运城、临汾若干区域,这也就是后来国家所讲汾渭平原。这座平原,汇集了两省1副省级城市、7地级市8县级市24区52县,关联人口余万人。显然,行政合并并不能真正解决国家在该区域的战略目的,西安并不是自身之西安,少则是关中之西安,中则是汾渭之西安,大则是西北之西安。需要的是牵西安一发而动汾渭、西北全身的战略机制。由此,回看西安咸阳的问题,并不在合并,而在于协同,一个连卧榻之侧的咸阳都无法有效协同的西安,是万难协同带动整个关中、汾渭和西北的。
协同的出路,是摆在西安面前的一道真正考题。
而国内如此这般的借鉴颇多,如一大带众小的长三角经济区、如多家竞风流的粤港澳大湾区、如并立双姝的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才是新时代新周期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道,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城市发展观和最高空间组织形式。由此形成多核心、多层次的超级城市群或者大都市区联合体,而并非行政吞并而成的单一特大城市。
西安并不缺地盘,单纯从地理视角去看,貌似西安东北缺位,导致城市辐射力趋弱,与咸阳日趋接驳两城一家,实质上远非如此。
深圳,总面积.47平方千米,放在西安平方千米面前,可谓弹丸之地。虽有改革开放、海权崛起等天然红利,但其发展战略之前瞻、创新能力之强大,几乎睥睨国内。如今,深圳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万人,城镇人口.66万人,城镇化率%,GDP总量遥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而西安全市下辖11个区、2个县,总面积,建成区面积.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0.37万人,城镇人口.37万人,城镇化率74.01%。
西安需要地理扩容吗?并不需要。
西安要的并不是无止境的圈地(除了土地财政的需要),拿到所有权。而是提质,应该设定机制,拥有使用权、调度权和分配权,要继续做大基数、真正做出机制、持续做强链条、深度做高质量。
毕竟同为新一线的合肥,过去近20年逆袭之路,从名不见经传的“江淮小邑”到晋级新一线的“创新之都”,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竞争力攀升国际。如今,在培育龙头、强化链条、科研能力、创新成绩、交通提升、生态环境、人才储备、未来产业等多个维度和领域中表现侧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肥从年开始争取的中科大落地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后来迎来的长三角一体化扩容战略机遇,有自助天助。而偏居西北的西安,也历经砥砺,在今天再次迎来西部大开发真正的重大实质契机。
“西迁精神”背后的另一重深意需要被我们正确解读,西出长安的另一个世界维度,需要在双循环体系里顺势而为。而这一切,都得从有效协同开始!
强省会的深层次是基于省会的强区域。西咸和谐,则关中一体,关中一体,则汾渭可期。否则,又如何慨叹天水陇南南下追逐成渝、临汾运城举棋中原不定呢?协同机制行之有效之后,两城一家合为一体顺理成章。如今何必强扭瓜淡?
百折磨砺,依然看好。
祝福西安、咸阳、汾渭平原城市群!
-完-
年6月2日深夜撰写于无拙庄
点击延伸阅读:
1、陕西为什么总发展不起来?
2、陕南,往何处去?
3、商洛的问题和破题!
4、铜川的问题和破题!
5、汉中的问题和破题!
6、重新认识秦岭最美的商洛!
7、未央的问题和破题!
8、关中为什么应成为内陆第一大城市群?
9、给书记市长一点西安这盘大棋的战略拙见!
无拙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