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www.bdfyy999.com/bdf/zhongkedongtai/jingcaishipin/m/102517.html从中国银行集中采购中心经理化身为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龚辰说,自己一下子实现了两个梦想。年8月,龚辰的驻村扶贫申请通过总行批准,他从北京直飞西安,高速转县道换乡道,进村走盘山路,两个小时车程后,踏上了咸阳永寿县渠子镇张贺村的土地。咸阳市只有3个深度贫困村,张贺村是其中之一。全村总人口户人,贫困户就有73户人。走村入户,访贫问老,驻村两个月,龚辰把村里家家户户走了个遍。与此同时,他还发现,自己的另外一个梦想也实现了——支教!第一书记龚辰(右)与永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派驻到村里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凯在入户途中。刘红涛/摄张贺村常住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读小学和初中的加起来有55个。看着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到处“放羊”,龚辰做了个决定——开课。课后给孩子们补补课,不仅能提高孩子成绩,还能增强与村民之间的联系。就这么干!开课选在一个周末,下午3点开始。两点的时候,在村委会的会议室忙着布置教室的龚辰听见门外叽叽喳喳的,开门一看,全是孩子。不仅大孩小孩来了,爷爷奶奶也来了,听说这个北京来的高才生第一书记要给娃娃们上课,懂的、不懂的可不是都要来听听吗?第一书记的第一课,全村轰动。龚辰发现,自己再入户的时候,村里有娃没娃的,都用敬重的眼光看着他。村里穷,但村里人知道,上学,是有出息的。隔三差五上小课,周末上大课,张贺村的课后辅导班,就这样远乡近村出了名。龚辰与村民关系也更紧密了。有什么麻烦的事需要协调,村里老支书谈不拢的,就让他出马。龚辰的义务支教课,成了他与村民沟通的一个窗口。哪家有事,都愿意来“课上”找他。会议室入门处一个“意见簿”,时不时写满了村民歪歪扭扭的字。在中国银行的支持下,年村里发展了亩花椒产业。年初又上马了规模余头的生猪养殖业。产业可以说做得有声有色。可村民意见提的最多的,还是产业。提产业好啊!受过金融专业训练的龚辰,来之前,唯恐村里人啥也不想干。产业旺,村子富。只要产业对路子,不怕手里没票子。“驻村+支教”之外,龚辰开启了“驻村+产业指导员”的角色。张贺村在渠子镇东北方向,离县城40多公里,路远地偏,不适合发展县城周边经济。村头村尾转了几天,龚辰先看上了旱塬沟里那成片的林地。随着这几年退耕还林力度加大,村里已累计有林地亩。发展林下养殖!村里只有两户养羊户,大片的林下空间,根本没有利用,饲养承载量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粗略测算,村里的林地,至少还能养只羊。龚辰利用“上课”机会,跟村里分析林下养羊的好处和可行性,村里贫困户贺经国和退耕还林大户张水利动心了。贺经国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加上他需要在家照顾父母,想在村里就近干点什么。张水利退耕还林多亩,但钱捏在手里也不能生钱,他着急。中国银行来的第一书记的分析,他觉得在理,也靠谱。今年开春,贺经国和张水利都养上了羊,村里以前空旷的林地里,一下热闹了起来。张贺村的野花多,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这让龚辰动了心。如此好的资源,放着岂不可惜?他各处联系,请资深蜂农到村指导,动员村中8户贫困户共养殖中蜂多箱。龚辰说,第一书记可以有很多“+”,看着蜂蜜越来越多,他开启“驻村+推销员”模式,联络“公益中行”销售,斤土蜂蜜一周时间卖了1.75万元。村里的小杂粮收获了,他推销到中国银行总行食堂,一季米给村集体增收1.2万元。如今的张贺村,牛羊遍野,蜜蜂忙着采蜜。即将见效益的几千亩花椒的辛辣味,让村里人闻着踏实。驻村满一年了,龚辰也成了同事羡慕的对象。现在村里大人喊他书记,小孩喊他老师。他也对得起这一声老师,有机会就给孩子们“谋福利”。中国银行在北四县组织“小爱也温暖”活动,龚辰给村里上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一人争取了个书包。虽是小小的一件物品,但看着孩子们背着蹦蹦跳跳去上学,他心里欢喜。村里13户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他联系中银商务西安分公司开展“大手拉小手,真情温暖你和我”公益捐助,一家块钱,专项用于孩子学习。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能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并见证改变,龚辰感到很自豪。他还在寻思着开发更多的“驻村+”。来源:《中国扶贫》年22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