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何充分释放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优势,陕西省永寿县多措并举,打出了护航“组合拳”。
精准挑选合适人选
年11月以来,永寿县实现了个村“一肩挑”全覆盖。
年9月,在常宁镇折楼村干了36年会计的李自轩,万万没有想到,“一肩挑”的重任会落到他的肩上。为了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上任第三天,他就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征集大家的意见建议,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出行难题,李自轩当场表态,马上修路,而且不要群众掏一分钱。
为兑现承诺,李自轩一次次去县里争取项目,多万元修路资金很快到位。年10月,多米长的产业路完工,盏路灯点亮了村里的夜空。
在永寿县,除了遴选像李自轩这样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担任“一肩挑”外,还邀请返乡创业或在外能人回村“一肩挑”。渠子镇洛安村书记、村主任张富荣就是“三顾茅庐”请回来的能人。
张富荣是个“80后”、大专学历,在外经营运输和油漆生意,走上“一肩挑”岗位的他坦言,“在外面钱是挣不完的,想回来为家乡做点事!”更让张富荣振奋的是,在他的带领下,洛安村被评为县里的“综合示范村”,他本人的待遇也提高了不少。张富荣说,“组织不亏人,我们更不能亏心。”
店头镇西庄子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红军查看大棚西红柿生长情况的场景
结对帮带传授门道
从创业能人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张富荣之所以能快速上手,得益于永寿县镇两级领导干部结对帮带制度。
与张富荣结对的,是渠子镇党委副书记陈宇。洛安村有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闹了10多年,张富荣反复做工作,却毫无进展。“法律有相关规定,你去看看两家宅基地办证的时间。”陈宇一句话点醒了张富荣,通过查阅相关政策、咨询律师,矛盾迎刃而解。
在店头镇西庄子村,村书记、村主任王红军刚上任时,忙得不可开交,没多久就病倒了。原来,村干部调整后,有的干部有“退居二线”的心理,工作热情不高,村上的操心事、烦心事全落在王红军肩上。
“‘一肩挑’可不能大事小事一把抓。”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店头镇党委书记王高林找王红军谈话,要学会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集体的事大家一块干。在王高林点拨下,王红军根据每个村干部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重新分配工作内容,熟悉党务的副书记协助抓党建,有经济头脑的副主任负责管理合作社,认真细致的村文书负责整理资料。一段时间后,王红军感觉,工作顺手多了,原先需要个把月完成的事,一周内就能搞定。
健全制度规范用权
“收款20.3元。”在甘井镇烟庄村书记、主任王清莹收到这条的同时,副书记张秋鸽、副主任胡社利和监委会主任周纪民的手机也跟着响了起来。
烟庄村集体大棚蔬菜卖得红火,每天都有不少收入。现场零售由两人负责,一个收钱一个记账,每天收摊后报给会计。
“每分钱进账,大家都在第一时间知道。”王清莹说,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