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6日消息(记者刘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陕西省以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为抓手,创造条件让脱贫户在产业链上就业、创业,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早上7点45分,54岁的永寿县甘井镇红岩村村民吕选红跨上摩托车,去1公里外的生态园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老吕夫妻俩供3个孩子在外念书,过去就靠打零工、种庄稼谋生。年脱贫后,村里把他介绍到家附近的企业上班,每月能赚多元。
吕选红:家里农活又不耽误,也有个稳定的收入,对我来说很好。
陕西省着力深化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在永寿县监军街道办寨里村,大棚采摘产业园里的西红柿、菠菜当天采摘,隔天就能发到西安、咸阳等地的大超市。
监军街道办副主任高红英:这个大棚带动65户左右,脱贫户想发展产业,我们统一提供苗木,统一进行技术培训,最后统一提供销售渠道卖出去,增加收入。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振兴。陕西省在壮大特色产业的进程中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确保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永寿县咀头村第一书记齐向宇:让村委会的成员和能人参与到产品的包装、分选、发放以及售后全链条过程当中。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技能的提升。
目前,陕西省正在推进“富平奶山羊”等1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培育50多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投放小额信贷23.8亿元,支持5.17万户脱贫家庭发展特色产业。下一步,陕西省将继续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用足用好稳岗就业政策,多措并举促进脱贫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