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8日距离国庆节假期还有2天,趁着天气晴朗我们早早放假出去浪,出游第一站陕西彬州市大佛寺石窟,这个真的该给大家好好讲讲来这里旅游的注意事项,继续往下看,容我慢慢道来!早上从杨凌出发,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不走高速,一路沿X经武功镇、临平镇,走S道乾县,在这里必须要吃乾县豆腐脑,味道真心不错呢!之后沿S、沪霍线到永寿县,之后走G、沪霍线到达彬州市大佛寺石窟。大佛寺前有个停车场,我们刚进停车场,突然有个人往车里扔了个红布条,说是保平安什么的,叭啦叭啦说了好多,我说不要了,我们车上有国旗呢,这个更平安吉祥,就这人家还缠着让拿(千万别要!千万别要!千万别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们懂得。)一起去寺里看看吧!哦,对了这里要买门票的(35元)。大佛寺,位于彬州市城西十公里西兰路旁的清凉山脚下,佛寺因山起刹,雕石成像,共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约米长的立体崖面上。有佛龛处,造像余尊,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最早的造像凿于北周,更多的则是唐代之作。石窟始称“应福寺”,宋代改为“庆寿寺”,明代至今沿称“大佛寺”。大佛窟前有砖木结构的5层护楼,原为唐建,现存建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经清代修建而成的,楼高32米。底层券洞上方的“觉路”二字,据说是李白所书。以前人们尚可通过这个券洞进入窟内瞻仰大佛全貌,现在则只能透过“明镜台”券洞进行跨时空的对视。(小编海拔有限,在这里踮着脚尖也只能勉强看到大佛和两侧菩萨的上半身。)“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该寺最大的洞窟。窟高、阔皆在30米开外,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塑像3尊;主尊坐佛通高20米,宝石蓝髻护顶,秀眉慈目,这是一副令人印象深刻的面相。侍立于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身高15.6米,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缨珞,神态恬静。“大佛洞”保存了当年华丽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环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飞天伎乐拱卫着弥勒佛宝阁,呈现出了一派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景象。被誉为陕西和丝绸之路第一大佛。除了“大佛窟”保存较好给人震撼外,大佛寺其它几窟的造像保存都不太好,风化剥蚀严重,多已面目全非。千佛洞位于大佛窟东侧,前壁原凿为三门两柱,后以砖砌门坊相护,三个券门既供香客游人出入,亦为窟内自然光源。窟中造像有余尊,除少数为立体外,大部分是浮雕,四壁各龛内,大多是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主像为弥勒佛造像。千佛洞”东侧崖壁上有密集分布的“僧房窟”,目前尚未开放。据说窟内既无造像,也无题刻文字。罗汉洞位于大佛窟西侧,由4个小石窟一线边缀而成,有多尊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造像。丈八佛窟又称“应福寺”,在大佛窟以西米处,沿山开凿的9孔小石窟散布在崖面上。在后这里转了一圈之后,小编发现这里小佛的头十有八九都已不存在,为什么没有头呢?之后搜资料后才知道,这些残缺的佛像大多数是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丢失。(“会昌法难”事件,具体大家可以搜索资料去了解下),只有极个别的,是因后期自然损坏、战争破坏等造成。(从景区出来后又有人围上来要我刚才买的门票,说是拿她手里的门票跟我换,被我拒绝了,各位,谁知道她换门票要干啥呢?)(中国农林科技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