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寿县注重发挥“头雁”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培训激励等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能力强、动力足、威信高的“头雁”队伍,为决胜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村上的事群众说了算“去年底新建果蔬大棚9个,投资60万元,先后种植西红柿、西瓜、辣椒等,现在共收入20万元。”12月11日,永寿县甘井镇烟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清莹在党员大会上公开重大项目实施成果。烟庄村是游客前往永寿县槐乡云集生态园的必经之地,看到周边其他村的群众依托景区日子红火起来,王清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年底,经过外出实地考察,王清莹认为发展采摘旅游切实可行。项目确定了群众不认可怎么办?正当他发愁的时候,县上出台的《永寿县村级组织工作规则(试行)》让他有了办法。他严格按照“四议”的程序,连续开了多场会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让“头雁”翅膀硬起来“这次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讲授与考试相结合,让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12月27日,永寿县渠子镇洛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富荣对今年10月举办的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深有体会。张富荣原来在西安经营运输公司,在年春节“返乡走亲”座谈会上,被渠子镇请回村上担任干部。张富荣工作有干劲、有拼劲,但对党务村务一些基本程序不了解,工作上难免不顺利。年11月底当选党支部书记后,镇党委指派与其年龄相仿的镇党委副书记陈宇与张富荣“一对一”结对帮扶,帮他尽快进入角色。永寿县共有26名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与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结成了帮扶对子。此外,今年从现任村级副职、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中为每村党支部书记确定2名后备人选,涵养村级后备干部力量“蓄水池”。让干成事者得实惠“被命名为‘综合示范村’后,每月补贴达到元,加上工龄补贴及与村集体收益挂钩部分,年收入5万元没问题。”12月27日,常宁镇强华村党支部书记袁文化高兴地说。从年开始,永寿县先后培树两批16个“综合示范村”,强华村就属于首批“综合示范村”之一,同时,还积极落实村干部工龄补贴、健康体检、意外伤害保险等待遇,打消了村干部后顾之忧。永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国鹏在接受采访时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村干部,‘头雁’更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励村干部想干事、干成事。”作者/来源:中国永寿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