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傍晚,在永寿县甘井镇烟庄村,一个个红袖章巡逻队员不时出现在大街小巷。中心广场上,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声,妇女们在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下,欢乐地跳起了广场舞,构成了一幅祥和的乡村晚景。
烟庄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截至年底,全村41户人已全部脱贫。近年来,烟庄村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子“靓”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村容村貌展新颜
宽阔的柏油马路,错落有致的行道树,活灵活现的文化墙,户无害化厕所与村庄融为一体,无一不显示着农村新面貌,一改以往“脏、乱、差”的面貌。鲜艳的党旗在烟庄村党员活动室上方迎风飘扬,便民服务中心人来人往。“村委会比以前亮堂多了,要办啥事也不用来回地跑了!”村民胡德智高兴地讲道。
“为更好地服务党员群众,我们积极争取资金10万元,对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广场等进行了重新改造布设。”烟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清莹介绍道,如今便民服务活动更加规范,村上群众也越来越喜欢在广场纳凉闲逛。
集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
过去的几年里,烟庄村是漫山遍野的麦田。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三三两两的果树、花椒、柿子树日渐显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设施农业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年4月,经过村“两委”不断探索、调查、酝酿,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烟庄村决定发展设施农业,改变落后的农业发展模式。
“镇上下达了扶贫切块资金50万元,我们要建设10座大棚,还是不够呀!可是产业发展不等人,时令不等人。”最终,王清莹和村上的副主任胡社利分别贷款25万元,建起了大棚。截至目前,村民种植花椒亩,苹果余亩,设施大棚为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走进烟庄村普罗旺斯西红柿大棚,一颗颗长得红彤彤的水果西红柿,咬上一口甜滋滋。“现在每天出西红柿多斤,而且因为发展大棚西红柿,带动了村上贫困户来打工,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烟庄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张秋鸽说,“人人都有一个靠得住的钱袋子、家家都有一个跑不掉的绿色银行”是烟庄村人的奋斗目标。
年以来,烟庄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初步形成了以旅游路为轴承,东北甜柿、西北涩柿,西南苹果,西边沿沟花椒及吊干杏,东边苹果及设施农业的乡村振兴产业格局。如今,烟庄村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作者/来源:中国永寿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