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寿志愿服务让幸福走进家门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9月14日,永寿县东张村志愿者鲁兆云为该村留守儿童张逍琪辅导功课。本报记者刘坤摄

本报记者刘坤通讯员赵晓雷

9月13日,永寿县东张村村民张新社家种的“红富士”苹果成熟了,他将果子收回家,看到9岁的孙子张逍琪放学回来,便挑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递给孙子尝尝鲜。

“我给鲁妈妈送过去。”张逍琪接过苹果后,转身奔向村委会。

张逍琪口中的“鲁妈妈”,是东张村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鲁兆云。东张村设立“童伴妈妈”志愿服务项目以来,鲁兆云日常照看村里30多名留守儿童,帮孩子们学习。孩子们家庭作业遇到问题,都会跑到村委会向鲁妈妈求助。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成长无人陪伴的问题,永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施了“助学伴成长”志愿服务项目,类似的志愿服务项目共有12个。东张村文明实践站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全县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应该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服务群众的‘主平台’、提升城乡文明的‘主引擎’。”永寿县委书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王飞说。

为此,永寿县列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时间表和任务书,将阵地建设、学习培训、活动开展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坚持安排部署、阵地建设、活动开展、资源整合、项目策划“五个到位”,确保实现志愿服务城乡全覆盖,让每名群众都能切身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马坊镇耿家村,村民耿玉富家的苹果滞销。村文明实践站通过“邻里帮”志愿服务项目,安排志愿者长孙雪艳利用村级电商销售平台在网上销售,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在永平镇平遥村,针对该村距离镇政府较远、群众办事不方便的实际情况,村文明实践站成立了“急难帮”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上门为群众提供各类事项代办服务。

在店头镇坡刘村,群众反映日常文化娱乐活动不够丰富,该村的文化志愿服务队精心编排节目,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目前,永寿县已建成7个文明实践所、个文明实践站,在咸阳市率先实现了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同时,该县在重点场所和群众聚集地设置文明实践基地,先后建立了文旅融合、军事体验、非遗传承、创新创业等18个文明实践基地。全县共注册志愿服务组织95个、注册志愿者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多场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该县还积极号召各镇(街道)、村(社区)结合村史馆、家风家训馆、文娱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开展非遗传承、创新创业、科学普及、产业实践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监军街道寨里村建立的“识百草、品药膳”科普实践基地,让传统中医药文化浸润孩子心田;马坊镇寨子村建立了景泰蓝创业孵化基地,吸引了不少当地群众参与,提升了群众技能水平,增加了群众收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