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星村的五星脱贫路金台资讯

白癜风诊疗经验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601/6298327.html

胡根选念活“羊经”发了“羊财”。

胡根选的“翻身”,在永寿县甘井镇五星村人看来,就是一个从白手起家到名利双收的农村故事。

胡根选是养羊的把式,谁家羊生病了,他看上两眼,一把草药就立马见效。他一身本事在手,他家却戴了顶贫困户的“帽子”。“家里还有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光学费就把我们压垮了,哪有养羊的钱?再加上市场不稳定,咱一个散养的小户能咋地?”6月11日,当记者采访胡根选时,他说起了当初养羊的顾虑。

“咱村地处塬面,南面临沟,林草丰盛,具备发展养殖业的优势和条件。你有技术,放手干吧,也给村里的贫困群众带个头,有风险,村两委给你做后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芳一席话让胡根选有了底气。

胡根选这才放手大干,他的羊群数量也从年的20多只扩大到只,再到现在的只。养羊不仅让他摘了穷帽,成了养羊大户,更成了合作社的创始人。

胡根选心里明白,他的起家离不开村两委的扶持。两委班子成员镇上要项目、县上要资金,帮助他建起了平方米、可存栏只的两栋现代化羊舍,并成立了龙回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那是费了一番周折的。

“村干部为了我们能脱贫,跑断了腿,累脱了相,咱再不出一份力,就没脸在村里住了。”作为合作社创始人的胡根选承诺将每年收益的10%分给入股的25户贫困户。

“现在肉价好,每斤能卖到十六七元,一只大羊50多公斤,能卖元左右。”胡根选有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肉羊能销往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不愁销路,他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五星村共有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人,截至年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0.99%,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去年五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五星村蹚出了一条‘五星’级的脱贫路,他们把贫困群众发展成脱贫群众,再把脱贫群众发展成脱贫能人,精准把贫困群众嵌在产业链上持续增收,这就是五星村脱贫的秘诀。”永寿县甘井镇党委书记李新文告诉记者。

确如其说,五星村“党支部领头、村集体经济组织搭台、脱贫能人唱戏、贫困户受益”的运营模式,开辟了穷帮穷、困带困,抱团取暖、共同致富的新路。

曾经的贫困群众胡根选成了合作社的创始人,还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件事在平静的五星村掀起了涟漪,乡亲们的思想在慢慢转变着……卢宏刚就是其中一位。

从14岁开始养牛的卢宏刚是村里的“大牛倌”。记者来到他家看到,新建的牛舍还没有投入使用,里边堆满了玉米、麦草等饲料,“这些都是为冬季提前储存的饲料,但这还不够,现在养牛多头,每天消耗饲料量很大。咱们养的是秦川黄牛,肉质佳、口碑好、易养殖,适应当地气候,最大的一头牛能长到1吨多,一头牛的利润最少也有元,销路不愁,都是上门采购,养牛让我走上了小康路,我现在也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卢宏刚向记者介绍。

村里的贫困群众芦小平由于前些年在外打工时,腿受伤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帮媳妇务农,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看到卢宏刚养牛能赚钱他很是羡慕。卢宏刚看出了芦小平的心思,主动找上门,承担了芦小平养牛的技术传授和销路联系。于是,在党支部和卢宏刚的倾力帮助下,芦小平成了拥有13头牛的“小牛倌”,日子一天天活泛起来。“光养牛,我家一年有四五万元的进账。”芦小平开心地告诉记者。在卢宏刚的带动下,五星村19户群众通过养牛走上致富路。

现如今的五星村,养殖产业如雨后春笋、漫天繁星般蓬勃发展。

记者手记

打造抱团式高质量脱贫模式

张丹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在这个关键时刻,可以说各级党委和部门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目标很明确,举措很得力,效果很明显,为全面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如何有效、长期、稳定地形成一整套精准扶贫、防止返贫的机制体制,是加大脱贫战果、巩固扶贫成果,实现脱真贫,真脱贫,高质量扶贫的关键所在。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大家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